早茶指的是一種以茶與美食為基調的傳統習俗,常見於廣東、江蘇等地,意思類似於吃早點,區別在吃早茶比較講究,一般是全家人或朋友到茶樓或酒家點上茶水和茶點,邊吃邊聊,慢慢品嚐,不過現在的吃早茶已經不受時間限制了,也可能在上午進行,也可能在中午進行。
在廣州傳統的飲食文化中,早茶佔據著不可撼動的地位,吃早茶既是享受美食的過程,也是當地常見的社交飲食風俗。
喝茶又稱為「歎茶」,「歎」是廣州俗語,表示品味、享受,一個「歎」字,凝聚了廣州人對待生活的從容態度。廣州人的一天,從早茶開始。
聽上去以茶為主的早茶,實際是茶與點心的結合,點心才是隱藏在茶水背後的真正主角。早茶在清朝時已盛行廣州,相傳同治時期,國人招待洋人吃早餐時,出於禮節,不便獨享菜餚,又吃不慣西式麵包牛奶,便以各式點心和紅茶代替。且早茶時間常橫跨於早餐與午餐之間。
一盅兩件——廣式早茶的代名詞,「一盅」指蓋碗茶;「兩件」則泛指點心。熱氣氤氳的蒸點、金黃酥脆的幹點、粥粉面等主食、菜餚和甜品,一頓早茶不僅種類豐富,個中門道也並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