籐條茶和古樹茶的區別(共8張圖片)

所謂籐條茶並不是一個品種,而是一種傳統的采留方式,即採摘時保留頂端的一兩片葉,除去枝條上其它分枝,時間長了就呈籐條狀,從而使得茶樹葉料具有獨特內質。而古樹茶指的是樹齡超過100年的喬木型茶樹,古樹茶具有條索肥厚,內質豐厚,滋味飽滿等顯著特徵。

1、籐條茶

所謂籐條茶,名如其形,整體看,其形如辮。單個觀,其枝如籐,其韻如柳。被當地人稱為「會跳舞的古樹茶」。

籐條茶並不是一個品種,而是一個傳統的采留方式。籐條茶之所以能長成類似「籐條」的模樣其實是通過後天人為採摘來形成的。

這種採摘方法叫做:留采法。就是在每次採摘的時候保留頂端的一兩片葉,同時把枝條上其它分枝全部去除,這樣一來所有的營養就只供應頂端鮮活的部分。

之後每次長出來的分枝也如之前採摘般去除,只保留頂端的兩片葉,這個枝條就會越長越長,時間長了就呈籐條狀。

本來整根枝條的營養是平攤給各個分枝的,而摘除了其他分枝後,營養就只供應給剩下的那麼四五個芽頭。

所以,在其他條件相等的情況下,一般來說籐條茶的品質要比非籐條茶高。

籐條茶成品干茶,茶湯色黃明透亮,有淡雅花果香,茶湯濃釅,口感細膩,回甘生津且持久強烈。壩糯古茶園中的籐條茶更是歷史悠久。壩糯人養出這奇美的籐條茶樹,其用心之細,技法之精更是令人歎為觀止。

總之籐條茶其實就指的是一種特殊的茶樹采養方式。雲南當地茶農通過這種特殊的采養方式(留采法),從而使茶樹葉料具有獨特內質。

2、古樹茶

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簡稱雲南茶科所)研究報告,以及西雙版納州和普洱市古茶園保護條例裡都明確規定,凡是樹齡超過100年的茶樹(喬木型或小喬木型)才能稱之為古茶樹。

同時,業內把高山上密集種植的現代高產茶園稱為生態茶園,但人們習慣把茶園生產的茶葉都稱為台地茶。

雲南古茶樹資源主要分佈在滇南、滇西共區,即瀾滄江中下游地區的西雙版納、普洱、臨滄、保山等市。據雲南茶科所聯合地方政府初步統計,雲南古茶樹資源面積達30多萬畝,其中西雙版納州8萬畝,普洱市約5萬畝,臨滄市約15萬畝,保山市1萬畝,其他地區約1萬畝。

樹齡100-2700年不等,80%集中在100-300年之間。部分地市把800年以上的古茶樹都作為重點保護對象,不允許採集、加工和銷售。1000年以上的更是鳳毛麟角。

古樹茶的品質特徵

口感

古樹茶會帶來感覺豐富的口感,且感受到一股來自高山闊野般的氣息,茶湯的細密度和醇厚度較高、滲透力順暢。比如,易武古樹茶特有的蜜香悠長典雅;布朗之香則是深沉而厚重。不同產區的古樹茶特點不同。

外形

古樹茶的葉子相對台地茶壯碩,葉面革質感明顯,葉脈清晰,葉邊齒狀無規律狀,葉背毛少。

香氣

古樹茶香氣深沉而厚重,停留時間長。

葉底

古樹茶沖泡後葉子舒展程度好,肥大且彈性、柔韌性好。

潛質

古樹茶因葉子是來自樹根深入土壤的大樹,根部吸收地下的養分多而使葉子具有轉化價值的物質多,潛質空間當然也高。

韻味

古樹茶入口滋味醇厚,苦澀味所化出的甘性讓口腔生津,韻味久留於口腔、喉頭,陳茶的能量釋放得慢些,茶氣的表現也慢慢體現出來,讓人體感覺舒服的指數高。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