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摘時間和茶葉品質有聯繫嗎?(共4張圖片)

每一類茶,都是春天采制的最好嗎?

每年春茶上市都賣得很火熱,春茶約等於「品質好」的標籤深入人心。俗話說:「春茶香,夏茶澀,秋茶甜卻滋味淡。」那麼,每一類茶都會受此規律的限制嗎?

春茶指陽曆以5月底以前采制的茶葉,夏茶是指6月初至8月上旬采制的,8月中旬以後采制的為秋茶。

春茶是經冬季營養的積累而內含物質豐富,且春季氣溫低,光照弱,茶氨酸不易分解,茶多酚合成少,有利於綠茶品質的形成,由此可見,季節對茶青的品質影響很大。

全發酵紅茶和部分發酵茶中,發酵最重的白毫烏龍則以夏季采制的品質最佳;部分發酵茶之青茶,以晚春采制的較容易製成香高、味醇的佳品。

早春與晚春采制有差別嗎?

早春

為什麼有些茶強調早春釆制,有些茶強調晚春才采?

採茶注重季節,「早采三天是寶,晚采三天是草。」但,並非所有茶類都是越早採摘品質越好。

就芽茶類而言,如綠茶,以早春的茶芽最為肥壯,內含成分中氨基酸多而茶多酚少,製成成品茶較晚春采制的品質更佳。

而葉茶類,例如鐵觀音,要待新梢長至較成熟的開面葉時才達到採摘標準,因此需要晚春采。因此不同茶類對於采制茶葉的成熟度要求不同,所以採摘的時間也會有差異。

一天中,採茶的時辰也有講究

時辰

一天中,什麼時候採茶最為適宜呢?

茶農說「雨水青」、「露水青」是不好的,晴天時也要等露水干了才采,但古書上為何說天亮就上山采,太陽出來後就要停采?

關於「天亮即上山採茶,太陽出來後就要停采」的說法,是出自於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

這樣的採茶時辰是由於當時采制的芽葉要求肥壯,太陽出來後葉片展開、芽心變小,不是佳品,且當時是製作蒸青團茶,茶芽製作前還需要洗滌,然後採用高溫蒸汽蒸熟,帶有露珠也無妨。

而現在茶葉製作的殺青方式除煎茶、玉露外已經不是採用高溫蒸汽而是用炒制的方式殺青。

若茶葉水分過高,對香氣、滋味和茶葉色澤均不利,因此,採茶的時辰要定在上午日出以後、待到茶芽上露水干了方可採摘。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