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袍原產地哪裡(共4張圖片)

大紅袍原產地為福建武夷山九龍窠天心巖,大紅袍母樹現存6株,2006年,武夷山市政府決定對天心巖母樹「停采留養」,而現在的純種大紅袍是新老茶人們的努力,運用無性繁殖方式培育而成,其品質亦可比肩母樹大紅袍。

天心巖九龍集石壁上現存有茶樹6棵,從"大紅袍"石刻旁上層第一棵算起,按順序編號,上層4棵(歷史上稱正本),編號1,2,3,4,中層1棵為5,底層1棵為6。據調查觀察,這6棵茶樹,雖同屬一類型,但由於從武夷巖茶有性群體品種,經長期自然雜交演變而來,因而存在個體間的差異,大體分為3個不同的株系。

3,4號成熟早,節間短,葉小而長,葉面光滑,葉齒淺,葉邊平,製成烏龍茶,巖韻明顯(有棕葉香),香氣較濃,味醇不淡,葉底黃亮稍暗。

2,6號成熟居中,節間短,小葉型呈橢圓,葉質細嫩,葉齒細不明顯,葉邊平,製成烏龍茶香氣較高,味醇稍薄,葉底黃亮,綠葉紅鑲邊適度。

1,5號成熟期最遲,葉齒粗而深,葉邊呈波浪式,製成干茶香氣比3,4號強,但不及2,6號,滋味似2,6號,葉底黃亮。

大紅袍的採摘與一般紅綠茶不同,其鮮葉採摘標準為新梢芽葉生育較成熟(開面三四葉),無葉面水、無破損、新鮮、均勻一致。鮮葉不可過嫩,過嫩則成茶香氣低、味苦澀;也不可過老,過老則滋味淡薄,香氣粗劣。而且採摘時應盡量避免雨天或帶露水;不同品種、不同巖別、山陽山陰及乾濕不同的茶青,不得混淆。

大紅袍的製作工藝結合了綠茶與紅茶的工藝,其製法極為精細,基本製作工藝包括:萎凋、攤晾、搖青、做青、殺青、揉捻、烘乾、毛茶等工序。

其次,大紅袍是烏龍茶中的極品,其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後湯色橙黃明亮,葉片紅綠相間。其品質最突出之處是香氣馥郁,有蘭花香,香高而持久,「巖韻」明顯。大紅袍耐沖泡,沖泡七、八次仍有香味。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