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普適宜存放,熟普適宜喝,生茶和熟茶最大的區別在於工藝不同,熟茶經過渥堆發酵,在綜合濕熱作用下,茶箐內酶的活性會被大幅度破壞,從而致使品質恆定,口感醇和,而生茶在曬青後就被蒸壓成餅,生物酶及內含物得到最大程度的保存,後期存放的轉化空間大。
普洱熟茶
普洱熟茶的工藝為曬青毛茶原料、潤水、渥堆、翻堆(解塊)、攤晾、起堆、篩分、拼堆、裝包、存舊、成品。
熟茶生產工藝中多了灑水渥堆發酵這一生產環節。
雖然只是在這一環節中多了灑水渥堆,但是卻讓熟茶經歷了酶促反應、微生物發酵反應,濕熱作用三種複雜的生物化學變化。
在酶促、微生物發酵、濕熱三種反應下,茶葉內含物質在短時間發生著巨大變化,讓普洱茶內含物質被轉化。熟茶發酵越高,內含物轉化程度越大,灑水渥堆發酵轉化內含物質越多,後期能轉化就越少,後期儲存轉化空間少之又少。
熟茶在灑水渥堆在濕熱、微生物發酵、酶促反應下,發酵中會釋放出熱量,加上本身的濕熱作用,大量的微生物被殺滅,茶箐中的酶活性大幅度被破壞。
因此熟茶在後儲存轉化能夠參與到轉化的茶葉內氧化酶和微生物含量被大幅降低了。
因而熟茶的後期存儲轉化主要表現為茶性的改變(由發酵之後的熱性到存儲之後的溫性),以及發酵中渥堆味的消散和導致茶香改變的芳香物質的轉化。
以滋味而言,在後期存儲轉化中,熟茶的滋味更為穩定。沒有特別大的華麗轉變。
普洱生茶
而生茶是曬青毛茶,直接經過蒸壓成型(餅茶)。
生茶的後期存儲轉化,是茶葉內氧化酶為主導的,加之微生物、自然緩慢氧化為輔助,轉化更為複雜多變。
因為沒有經過如熟茶一般短期劇烈的發酵,所以生茶中內含物質留存量更為豐富。
這也就使得生茶在後期存儲中,能夠擁有更多的物質參與轉化,從而使得生茶在後期存儲轉化中表現出更為豐富多變的滋味。
這也就是為什麼說熟茶適宜喝,生茶適宜存放的說法。
但是也非絕對,當然,兩者都是可以長期存放的,但相對而言,生茶長期存放,後期轉化空間大,更加富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