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的保質期為18個月,同時綠茶講究新鮮、鮮爽、鮮嫩,而並非存放的越久越好,綠茶茶內包含了大量營養物質以及微量元素,且多採用鮮嫩芽葉加工製作,茶內物質活潑,極易受到外部環境以及氧氣、異味等的影響,從而發生改變,因此綠茶宜盡早飲用,禁忌長期存放。
食品都有保質期,茶葉也有自己的專屬保質期,尤其是綠茶,新鮮敏感,對於綠茶來說他有18個月的保質期,如果過了保質期,茶葉的口感就會變質,當然,雖然有18個月但是建議早早喝完,因為如果中間保存不當,出問題是在所難免的。
那麼綠茶為什麼就不宜儲存太久?
1.茶葉的色澤
綠茶不發酵,因為從製作工序方面,就保留了較多的原生態,所以綠茶中所含的葉綠素成分其實是相對比較豐富的。
但是,作為茶葉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茶葉製作好了以後,即使已經採用了很高質量的脫水,但是色澤還是會有所變化,這是因為茶葉中的葉綠素非常不穩定,所以在存儲的過程中,很容易發生脫鎂反應,隨著這種反應不斷加重,茶葉的色澤就會變得越來越暗淡,以至於茶色會變得不清亮。
所以,作為綠茶,保質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在保質期內使用,至少茶水的色澤是可以保證的。
2.茶葉的香味
茶葉之所以如此受人喜歡,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茶葉的香味,綠茶最能夠體現出來,這種茶香味,在密封條件比較好的時候,往往可以存留較長的時間,但是大家不可能一直將茶葉保留,一旦漏氣或外部空氣或異味進入,
這樣一來,茶葉的香氣就會變得紊亂,甚至被其他異味所覆蓋,慢慢的香氣也就流失掉了。
3.茶湯的品質
綠茶富含茶多酚、氨基酸,這些成分作為茶葉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沖泡的過程中,自然會溶於水中,所以茶湯原本是比較鮮美,而且非常富有口感的。但是,綠茶的存放時間久了,這種口感與品質,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退卻,正如人也是會慢慢衰老一般,即使保養的再好。
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合適的時候,最好是在茶葉保質期快要到的前幾個月,及時將茶葉使用完,不要一直堆放,這樣會影響茶葉的品質。
另外,即使茶葉自身的品質很好,大家也不要覺得,品質好的茶就一定能夠更勝一籌,其實不然。存儲的條件更重要,這些因素與茶葉的品質息息相關,只有將這些都做好了,綠茶的品質才能夠真正得以體現。
綠茶的保存五忌:
一忌潮濕
綠茶茶葉是一種疏鬆多孔的親水物質,因此具有很強的吸濕還潮性。存放綠茶時,相對濕度在60%較為適宜,超過70%就會因吸潮而發生霉斑,進而酸化變質。
二忌高溫
綠茶茶葉最佳保存溫度為0-5℃。溫度過高茶葉中的氨基酸、糖類、維生素和芳香性物質則會被分解破壞,使質量、香氣、滋味都有所降低。
三忌陽光
陽光會促進綠茶茶葉色素及酯類物質的氧化,能將葉綠素分解成為脫鎂葉綠素。綠茶茶葉貯存在玻璃容器或透明塑料袋中,受日光照射後,其內在物質會起化學反應,使綠茶茶葉品質變壞。
四忌氧氣
綠茶茶葉中的葉綠素、醛類、酯類、維生素C等易與空氣中的氧結合,氧化後的綠茶茶葉會使綠茶茶葉湯色變紅、變深,使營養價值大大降低。
五忌異味
綠茶茶葉中含有高分子棕櫚酶和萜稀類化合物。這類物質生性活波極不穩定,能夠廣吸異味。因此,茶葉與有異味的物品混放貯存時,就會吸收異味而且無法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