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霍山黃芽開始挖掘、研製,恢復生產。
1972年4月27日-30日,縣農業局茶葉生產辦公室派茶葉技干胡翠成、李勝修、謝家琪在烏米尖同近八十高齡的詹緒純等3位茶農共同炒制黃芽14斤,用白鐵桶封裝6斤上報國務院鑒評,作為國家招待貴賓之用。
1973年,縣土產公司又布點金雞山、金竹坪、烏米尖三處製作霍山黃芽。此後,經反覆切磋、試驗,改進製作技術,新制黃芽178公斤。經安徽農學院、省農業廳、省供銷社審評,投放市場後頗受青睞。後安徽農學院教授、著名茶葉專家、世界農業科技名人陳椽教授親臨現場教制「霍山黃芽」技術。霍山黃芽形、色、香、味進一步提高,從此聲名遠揚。
1985年,霍山黃芽送廣交會試銷,深得國內外客戶好評,遠銷香港等地。
1986年,霍山黃芽被省商品局評為安徽省優質食品。
1990年,霍山黃芽榮獲中國商業部優質產品稱號,一舉成為中國名茶。這年,霍山黃芽經安徽省茶葉公司出口銷往歐洲、香港、東南亞1000餘公斤。
1990年5月,國家科委在霍山南嶽山莊召開了大別山地區茶葉產業研討會。會上,著名茶葉專家、安徽農大教授王澤農到會題詞。
1990年,霍山翠芽(在霍山黃芽基礎上新創名茶)獲國家農業部優質產品獎。
1990年9月,霍山縣在全省第一個成立了茶葉產業協會,國家科委體改司副司長,國家科委駐皖開發團團長高級工程師朱傳柏、省科委大別山開發辦主任、省茶葉學會常務理事副研究員王兢、王漢權、農學院農業系統工程系主任副教授竺開華等為顧問。安農茶學系副教授葉銀芳(當時任霍山縣副縣長)任理事長。1991年6月2日—5日,國家科委在霍山南嶽山莊召開了由湖北、安徽、河南三省為主,江西、湖南等部分省派代表參加的「大別山茶葉產業開發研討會」。國家科技部副主任馬顏明,部長級顧問謝紹明,農業部司級巡視員黃繼仁,安徽省科委主任常本英、省科委副主任丁俊美、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俞禮明,省科委大別山辦公室主任研究員王競,著名茶葉專家、安徽農業大學茶學系教授王澤農等參加了會議,國家外貿部,中國農科院茶科所也派領導和專家參加了會議。參會代表130餘人,安徽省副省長張潤霞到會講了話。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參觀了霍山諸佛庵茶山和茶廠。還舉辦了安徽省大別山名優茶產品展覽。
1994年10月,原林業部副部長徐有芳來霍山並題詞說:「中國黃芽,精品之最」。1996年,霍山縣舉辦首屆黃芽茶文化節。安徽黃梅戲著名演員韓再芬率團來霍演出《女附馬》。
1998年,霍山舉辦第二屆黃芽文化節,霍山中(國)荷(荷蘭王國)扶貧項目辦莫雷先生在會上講話,著名黃梅戲演員馬蘭率團演出《紅絲錯》,主演黃新德、吳亞玲、馬蘭演折子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