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群不適宜喝茶?飲茶禁忌(共7張圖片)

儘管喝茶對人體有很多好處,但喝茶並不是對所有的人都有益,困為茶葉中含有鞣酸和咖啡因,對患有某些疾病的人來說,是利是弊則不確定。以下幾類人群應少飲茶:

兒童飲茶應適度:

茶水對兒童健康是有益的。但每日飲量一般是2~3小杯(每杯用茶量為0.5~2克),盡量在白天飲用,茶湯要偏淡並要溫飲。

越小的兒童越不能過量,更不要飲濃茶和涼茶。

飲茶過多,會使兒童體內水分增多,加重其心、腎負擔。飲茶過濃,會使孩子過度興奮,而使心跳加快,小便次數增多,並引起失眠。

同時嬰兒不能飲用茶水,這是因為茶中的鞣酸在腸道內可與鐵生成不溶性的鞣酸鐵鹽,不能被機體吸收利用。由於鐵的吸收受到影響,使鐵的【貯藏】量降低,長此以往就易出現貧血。

女性飲茶應避「五期」:

女性平時最好飲一般濃度的茶,但處在行經期、懷孕期、臨產期、哺乳期、更年期的女性則不宜飲茶,更不能飲濃茶。

1.行經期:經血中含有比較高的血紅蛋白、血漿蛋白和血色素,所以女性在經期或是經期過後要多吃含鐵比較豐富的食物。

而茶葉中含有鞣酸,它會妨礙腸黏膜對鐵元素的吸收。

2.懷孕期:茶葉中富含咖啡因,飲茶會加劇孕婦的心跳速度,增加孕婦的心、腎負擔,不利於胎兒的健康發育。

臨產期:這期間飲茶會因咖啡因的作用而導致分娩時產婦無力,造成難產。

3.哺乳期:茶中的鞣酸被胃黏膜吸收,會影響奶水的分泌,造成奶水不足。

此外,因為咖啡因有興奮的作用,使母親不能得到充分的睡眠,且乳汁中的咖啡因進入嬰兒體內,亦會使嬰兒發生腸痙攣而啼哭。

4.更年期:女性45歲開始進入更年期,除了頭暈、乏力,有時還會發生心動過速,易感情衝動,並發生失眠等症狀,常飲茶更會加重這些症狀。

老年人飲茶貴在品:

老年人飲茶應有選擇。有嚴重的心腎疾病、浮腫病、潰瘍病和胃腸功能紊亂等病者飲茶要慎重。

貧血和心肌梗死患者應飲用綠茶,腹瀉和便秘的老年人不宜飲紅茶,胃寒、體質較弱的老年人宜飲紅茶。

老年人飲茶不要過量。有飲茶習慣的老年人,每次飲茶最好不超過30毫升。由於老年人的心肺功能減退,若短期內大量飲茶,較多的水分進入人體的血液循環,會使容量增加,加重心臟的負擔。

感冒發熱者不宜飲茶

病人發熱是由於細菌、病毒感染或其他多種疾病引起的症狀。

這種病人往往皮膚血管擴張,大量出汗,使病體內水分和電解質及營養物質不斷消耗,引起口渴多飲。

這時飲濃茶,會因為茶葉裡茶鹼成分提高人體的溫度而加劇發熱。

神經衰弱者飲茶要有選擇:

神經衰弱者不宜飲高級名優茶,因為這些茶的咖啡因含量大,影響神經衰弱者的精神自我調控和睡眠質量。

.

素食者和體瘦者少飲茶:

茶中多酚類物質會阻礙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長久飲茶容易造成蛋白質吸收障礙,同時也會抑制人體對鈣和維生素B群的吸收,因此太瘦或飲食缺乏蛋白質的人,最好不要長久或過量喝茶。

腸胃潰瘍患者少飲茶:

胃內有一種名叫二磷酸酯酶的物質,它能抑制胃壁細胞分泌胃酸,而茶葉中的茶鹼能抑制二磷酸酯酶的活性。

二磷酸酯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後,胃壁細胞就會分泌大量胃酸,胃酸一多會影響潰瘍的癒合,加重病情,並產生疼痛等症狀。

.

便秘患者不宜飲茶:

因為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能減緩腸道蠕動,加重便秘。

缺鐵性貧血患者不宜飲茶:

因為茶葉中的鞣酸會使食物中的鐵元素形成不被人體吸收的沉澱物,加重貧血症狀。

.

缺鈣和骨折者不宜飲茶:

因為茶葉中的生物鹼類物質會抑制十二指腸對鈣質的吸收,同時還能導致缺鈣和骨質疏鬆,使骨折難以康復。

.

低血糖患者不能飲茶:

因為茶中所含的兒茶酚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降低人體血液中的血糖含量,會加重病情。

.

心血管病人飲茶需謹慎:

心血管病患者不應飲高檔茶,特別是大葉種等咖啡因及多酚類含量高的茶,也不應喝濃茶和不足一周的新茶。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