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指的是泡茶與飲茶的技藝;所謂茶道就是一種生活與文化交融的方式,一種讓人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茶文化是茶與文化的有機融合,這包含和體現一定時期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而茶文化的核心就是茶藝。
茶藝的類型:
根據不同的劃分原則和標準,茶藝可以具體分為以下類型:
(1)以茶事功能來分
可分為生活型茶藝、經營性茶藝、表演性茶藝。
(2)以茶葉種類來分
一般是按照基本茶類,即六大茶類再來細分,如紅茶茶藝、綠茶茶藝、烏龍茶茶藝,黑茶茶藝,黃茶茶藝,白茶茶藝。
(3)以飲茶器具來分
主要有壺泡法(包括紫砂壺小壺沖泡、瓷器大壺沖泡),還有蓋碗杯茶藝和玻璃杯茶藝。
(4)以沖泡方式來分
包括烹茶法、點茶法、泡茶法、冷飲法等。
(5)以社會階層來分
包括宮廷茶藝、文士茶藝、宗教茶藝、民間茶藝。
(6)以飲茶人群來分
主要是一些特殊人員群體的茶藝,如比較流行的小兒茶藝、傷殘人茶藝等。
(7)以民族來分
如漢族茶藝、少數民族茶藝。
(8)以民俗來分
如客家擂茶、惠安女茶俗、新娘茶等。
(9)以地域來分
如北京的蓋碗茶、西湖龍井茶、婺源文士茶、修水禮賓茶。
(10)以時期來分
一是古代茶藝、二是當代茶藝。
無論何種茶藝,都體現出中國茶藝的共性和個性的和諧統一。
茶文化:
茶文化是茶與文化的有機融合 這包含和體現一定時期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茶文化是茶藝與精神的結合併通過茶藝表現精神。興於中國唐代盛於宋、明代衰於清代。中國茶道的主要內容講究五境之美即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
茶文化要遵循一定的法則。唐代為克服九難 即造、別、器、火、水、炙、末、煮、飲。宋代為三點與三不點品茶「三點」為新茶、甘泉、潔器為一天氣好為一風流儒雅、氣味相投的佳客為一。「三不點」為茶不新、泉不甘、器不潔是為一不景色不好為一不品茶者缺乏教養舉止粗魯又為一不共為三不。碰到這種情況最好是不作藝術的品飲以免敗興。
茶文化是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其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藝術、醫學保健、歷史考古、經濟貿易、餐飲旅遊和新聞 出版等學科與行業包含茶葉專著、茶葉期刊、茶與詩詞、茶與歌舞 、茶與小說、茶與美術、茶與婚禮、茶與祭祀、茶與禪教、茶與楹聯 、茶與諺語、茶事掌故、茶與故事、飲茶習俗、茶藝表演、陶瓷茶具 、茶館茶樓、沖泡技藝、茶食茶療、茶事博覽和茶事旅遊等方面。
中國茶道的具體表現形式有三種
1.煎茶把茶末投入壺中和水一塊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藝術品嚐形式。
2.斗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攜帶茶與水通過比茶麵湯花和品嚐鑒賞茶湯以定優劣的一種品茶藝術。斗茶又稱為茗戰興於唐代末盛於宋代。最先流行於福建建州一帶。斗茶是古代品茶藝術的最高表現形式。
3.功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區流行的功夫茶是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流風餘韻。清代功夫茶流行於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廣東的潮州。功夫茶講究品飲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