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中的禮儀分為肢體語言和動作規範兩部分,肢體語言主要包括行走、站立、坐姿、跪姿、行禮等諸多方面,在行走過程中要注意雙肩放鬆,兩眼平視,下頜微收,不要隨意扭動上身,在泡茶過程中茶葉和壺嘴等東西不可直接用手觸碰,注意禮貌,並及時添水、敬茶。
站立是茶藝表演中儀表美的起點和基礎。挺拔的站姿會將一種優美高雅、莊重大方、積極向上的美好印象傳達給大家。
坐姿在茶藝表演中代表一種靜態之美 。它是指屈腿端坐的姿態。跪姿主要出現在日韓等國的茶藝表演中。另外,舉行無我茶會時也會採用此種姿勢。(無我茶會是一種茶會形式, 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參與茶會的人都要自帶茶葉、茶具,每個人都要泡茶、敬茶、品茶,講究一味同心。)
跪姿就是指雙膝著地,臀部坐於自己小腿的姿態。鞠躬是行禮中最常見的表現。在一般情況下 ,行禮還預示著茶藝表演的開始。泡茶中的動作規範主要可以歸結為五條:
一是茶藝員或泡茶者一定要保持美麗優雅的姿勢,不能隨意亂晃。
二是在泡茶過程中茶葉和壺嘴等東西不可直接用手觸碰。
三是要注意禮貌,不能將壺嘴朝向客人。
四是茶藝員或泡茶者在整個泡茶過程中盡量不要說話,以免對茶性的發揮造成影響。
五是倒茶姿勢不能過大,以免對優雅的姿勢造成影響。
那麼泡茶的傳統禮儀具體需要注意什麼呢
一、備適當的茶點
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鹼、茶多酚等,飲茶過多就會容易出現茶醉現象。
二、取茶
將茶筒中的茶葉放入壺或杯中,應使用竹或木製的茶匙攝取,不要用手抓。若沒有茶匙,可將茶筒傾斜對準壺或杯輕輕抖動,使適量的茶葉落入壺或杯中,這是講衛生、講文明的表現。
三、逆時針的講究
在進行回轉注水、溫杯、燙壺等動作時用雙手迴旋。一般使用右手,按逆時針方向,類似於招呼手勢,寓意「來、來、來」表示歡迎。反之則變成暗示揮斥「去,去、去」了。若為左手則為順時針。
四、順時針的講究
一般茶主人都以右手持壺或公道杯為賓客倒茶,應自左到右順時針倒茶,這樣壺口或公道杯是倒退著為賓客分茶,因為如自右到左逆時針則向前衝著為賓客倒茶,壺嘴不斷向前如一把利刃,變成一種含侵略性的動作,大家就會坐立不安。當然,如習慣左手持壺,則可自逆時針方向倒茶。
五、鞠躬禮
鞠躬禮是茶藝中最常見的禮儀,即彎曲身體向尊貴者或者來賓表示敬意,代表了行禮者(茶藝師)的謙卑與恭敬之意。鞠躬禮又分為站式、坐式和跪式三種,其中以站式和坐式最為常用。
站式鞠躬禮,以站姿為預備,兩手平貼大腿徐徐下滑,上半身平直彎曲,彎腰時吐氣,直立時呼氣。彎腰到位後要略作停頓,表示對賓客的敬意,再慢慢直起上身,同時手沿腿上提,恢復原來的站姿;坐式鞠躬禮,以坐姿為準備,彎腰後恢復坐姿,其他要求與站式鞠躬禮一致。
六、伸掌禮
伸掌禮常表示「請」、「謝謝」的意思,是茶藝活動中用得最多的示意禮節。行伸掌禮時應將手斜伸在所敬奉的物品旁,四指自然併攏,虎口稍分開,手掌略向內凹,手心要有含著小氣團的感覺。另外,行伸掌禮的同時應欠身點頭微笑,講究一氣呵成。
七、叩指禮
叩指禮,顧名思義,是從古代的叩頭禮簡化而來的。叩頭有稱頓首,行禮時屈膝跪地,兩手著地,頭緩緩扶伏至於手前面的地上,頭觸地即抬頭。
後來,相傳是在乾隆皇帝微服私訪下江南時,為了體察民情,低調行事,便讓大臣用「手」代替「頭」,三指彎曲表示跪地,指頭輕叩幾下表示「叩首」,「叩首禮」由此而來。目前,叩指禮仍廣泛運用於茶事活動中。
八、奉茶禮
奉茶禮就是將泡好的茶恭敬的端給品飲者,端茶時最好用托盤,注意不要用手指接觸杯沿。端至客人面前時應略彎腰,說「請用茶」,也可伸手示意說「請」。
奉茶時注意不要單手奉茶,要將茶杯的正面對著賓客的一方,有杯柄的茶杯在奉茶時要將杯柄放置在客人的右手邊。
若客人較多時,應注意敬茶的順序:先為客人上茶,後為主人上茶;先為主賓上茶,再為次賓上茶;先為女士上茶,後為男士上茶;先為長輩上茶,後為晚輩上茶。
九、寓意禮
寓意禮指的是一些帶有美好寓意、祝福的禮儀動作,泡茶時無需多言,賓主自然心領神會。
1.鳳凰三點頭,用手提水壺高沖低斟反覆三次,表示對來賓三鞠躬以示歡迎;
2.迴旋注水,在泡茶、斟茶時,要用迴旋法注水。若用右手則按逆時針方向,若用左手則按順時針方向,寓意著「來、來、來」,表示歡迎。
3.茶壺放置時不能把壺嘴對著客人,否則,表示請人快速離開。
4.「七分茶三分情」,即斟茶只斟七分滿,留下三分表示對客人的情誼。
5.續茶,即當賓客喝過幾口後,應及時續上,絕不能讓其茶杯見底。寓意著「茶水不盡、慢慢來飲,慢慢敘」。
6.鼓掌,表示對表演者的讚賞、鼓勵、祝願、祝賀的禮節。
7.起立,是小輩對長輩或主人對賓客的敬意之舉,通常在迎候或送別時使用。
十、敬茶禮儀
標準的上茶步驟是:雙手端著茶盤進入客廳,首先將茶盤放在臨近客人的茶几上或備用桌上,然後右手拿著茶杯的杯托,左手附在杯托附近,從客人的左後側雙手將茶杯遞上去,置於客人左前方。茶杯放置到位之後,杯耳應朝向右側。若使用無杯托的茶杯上茶時,亦應雙手捧上茶杯。
為客人敬茶時,一定要注意盡量雙手奉茶,切勿將手指搭在茶杯杯口上,或是將其浸入茶水,污染茶水。
在放置茶杯時,不要把茶杯放在客人的文件上,或是其行動時容易撞翻的地方。將茶杯放在客人面前與右手附近,是最適當的做法。
十一、續茶禮儀
為客人端上第一杯茶時,通常不宜斟得過滿。得體的做法是應當斟到杯深的2/3處,不然就有厭客或逐客之嫌。
一般來講,客人喝過幾口茶後,即應為之續上,絕不可以讓其杯中茶葉見底。
十二、品茶禮儀
當主人上茶之前,向自己徵求意見,詢問大家「想喝什麼」的時候,如果沒有什麼特別的禁忌,可以在對方所提供的幾種選擇之中任選一種,或告之「隨便」。在一般情況下,若向主人提出過高的要求,是很不禮貌的。
主人為自己上茶時,在可能的情況下,應當即起身站立,雙手捧接,並道以:「多謝。」不要視而不見,不理不睬。當其為自己續水時,亦應以禮相還。其他人員為自己上茶、續水時,也應及時以適當的方式向其答謝。
如果對方為自己上茶、續水時,自己難以起身站立、雙手捧接或答以「多謝」時,至少應向其面帶微笑,點頭致意,或者欠身施禮。不喝的涼茶、剩茶,千萬不要隨便潑灑在地上。品茶時,應一小口、一小口地細心品嚐。
在端起茶杯時,應以右手持杯耳。端無杯耳的茶杯,則應以右手握茶杯的中部。不要雙手捧杯,以手端起杯底,或是用手握住茶杯杯口。那樣做,或是煞有介事,或是動作粗魯,或是不夠衛生。
使用帶杯托的茶杯時可以只用右手端起茶杯,而不動杯托。也可以用左手,將杯托連茶杯,托至左胸高度,然後以右手端起茶杯飲之。
飲茶的時候,忌連茶湯帶茶葉一併吞入口中,更不能下手自茶中取出茶葉,甚至放入口中食之。萬一·有茶葉進入口中,切勿將其吐出,而應嚼而食之。
飲蓋碗茶時,可用杯蓋輕輕將飄浮干茶水之上的茶葉拂去,不要用口去吹。茶太燙的話,也不要去吹,或是用另一隻茶杯去來回倒涼茶水,最好待其自然冷卻。
十三、茶具清潔
客人進屋後,先讓座,後備茶。沖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乾淨,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難免沾上灰塵、污垢,更要細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沖茶、倒茶之前最好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樣,既講究衛生,又顯得彬彬有禮。
總之
茶禮儀體現了一個人學識修養、內涵氣質、交際能力的外在體現,是我們為人處世、做人做事的基本儀禮規範,同時也更能體現出事茶者的個人品行、心態、內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