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席,有沒有標準?(圖)

我說,我的茶席佈置的還不錯吧。馬上有生活家說,這不是左手執壺,是右手執壺。這位生活家還說,老師說左為上,茶席插花應該在左側。

茶席,有標準嗎?有,肯定有。尤其對初學者來說。標準是人確立的。初學者,應該在與老師的學習中領會要義。

茶席是儀式感的體現。有生活家說,喝茶應該自由自在,想怎麼喝就怎麼喝,不必讓自己被規矩綁架。自由如果建立在儀軌和技術的基礎上,可能才是喝茶的真自由。

對於喝茶的人來說,隨便泡和認真泡,茶湯的味道是有很大差別的。很多茶人喝到最後,會變得特別敏感,如果敏感到讓自己感受不到喝茶快樂,就要讓自己鈍化一些,把握喝茶的度。

有人說,大陸的茶席都是「李曙韻式」的。難道不是嗎?一顆種子撒下去,開出了美好的花,是因為大陸茶席美學的太需要養料。

這些年,李曙韻老師的茶席也在變,雙花、雙壺相繼出現了,誰說茶席一定要是一個模式。

李曙韻茶席上的雙花、雙壺

所以,布出你的茶席,其實有3個重要的點:1、符合人體工學原理,即泡茶流暢度,一切要順手,簡單化。2、要美,佈局體現生活的美感。3、在儀軌的框范下,保持一定的自由。

一些生活家建議多發一些茶席如何佈置的專題,我們先來一起學習資深茶人關於茶席佈置的見解。

茶席佈置的講究

高手教你布茶席

關於茶席的佈置,我也走過了模仿他人的階段,很感謝那些帶我們入門的老師。模仿,的確是最快的捷徑。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從笨拙地不知道怎麼擺放一件茶器,到今天可以簡單地喝茶,簡單地布茶席。這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甚至,從以為「我的茶席」是美的,開始去注意他人的茶席了。說實話,所謂「我的茶席」其實就是老師教的制式茶席。今天再看走過的路,很是感慨。

目前很多中國茶人的茶席,除了從台灣茶人那裡傳入的制式茶席,以及文人式茶席之外,有個性的茶席今後應該越來越多,有主題和設計感的茶席應該越來越多。自然的,中國風格的茶席應該越來越多。

「認真喝茶」是一種態度

茶人,最終要走出自己的路,而不是延續老師或者前輩的路。這需要更多的包容心,學習能力,創新能力,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以自我的視角和審美為唯一正確的解讀。

今天,再看這些從網絡上找來的豐富的茶席,我會覺得它們都很美。那些太過制式的,甚至像工業化流水線上生產的茶席與佈置,越來越因為沒有個性、千篇一律而被變化的生活取代。

所謂學無止境,至少不該被束縛手腳。最美的茶席,屬於每個人。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