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在西漢時期,有一位太守叫毛義,他為人正直,後辭官回家,帶著老母親隱居,可是後來由於其母親年老衰落的緣故,生了場病臥病在床,在一晚的夢中一個老仙人告訴他,要制其母治病,必須要有仙茶,突遇白牡丹茶,因此他將其採摘下來泡成茶給母親飲用,不久其母親便康復痊癒。
白牡丹茶的特點
白牡丹茶,屬於白茶,輕微發酵。
製作工藝:萎凋、乾燥、揀剔。
在公元1922年前創製於建陽水吉,主產於中國福建省的南平市政和縣、松溪縣、建陽市和寧德市、福鼎市,是福建省歷史名茶。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樹或水仙種的短小芽葉新梢的一芽一二葉製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
因其綠葉夾銀白色毫心,形似花朵,沖泡後綠葉托著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此美名。
白牡丹製作工藝簡單,只有萎凋和焙乾兩大工序。按其製作的原料可分為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及水仙白茶。
白牡丹外形毫心肥壯,葉張肥嫩,呈波紋隆起,芽葉連枝,葉緣垂卷,葉態自然,葉色灰綠,夾以銀白毫心,呈「抱心形」,葉背遍佈潔白茸毛,葉緣向葉背微卷,芽葉連枝。
湯色杏黃或橙黃清澈,葉底淺灰,葉脈微紅,香味鮮醇。
白牡丹茶的傳說
傳說之中,這種茶樹是牡丹花變成的。傳說,在西漢時期,有一位太守叫毛義,他為官清廉,為人正直。當時有很多官員不顧百姓民生,只為自己的利益著想,搜刮民財,貪污受賄。
毛義無法忍受貪官當道,於是辭官回家,決定帶著老母親前往山林深處隱居。
母子二人駕著馬車來到一座山間時,從遠處飄來陣陣的清香,聞之,令人心情大為舒暢。這時正好有位樵夫經過於是問明香氣從而何來,樵夫告訴他們此香味是由前面不遠的益處蓮花池畔那邊的白牡丹茶樹上飄來的。
母子二人覺得這邊十分的安靜舒適,有如世外桃源一般,因此定居在這邊,建房種菜,在這邊休養生息。
可是後來由於其母親年老衰落的緣故,生了場病臥病在床,雖然遲了挺多草藥,但是還是沒有什麼起色,使其十分焦急。在一晚的夢中一個老仙人告訴他,要制其母治病,必須要有仙茶。
醒來時他感到十分無奈,不知仙茶在此地,該如何去尋找。正在其焦慮之時,忽然發現眼前的白牡丹變成了茶樹,茶樹長滿了茶葉猶如多多白牡丹一般,因此他將其採摘下來泡成茶給母親飲用,不久其母親的病真的好了。
後來母子二人悉心照顧這些茶樹,將採摘下來的茶製成茶葉與當地老百姓一同飲用。這茶後來就得名為白牡丹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