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茶、黑茶、普洱茶、烏龍茶等緊壓茶或原料粗老、長期陳放存儲的茶葉需要洗茶,其次緊壓程度極高的碎銀子茶則需要洗茶兩次,而綠茶、黃茶、紅茶、花茶等優質鮮嫩茶葉則不需要洗茶,可以直接沖泡飲用,且沖泡水溫不宜過高。
哪些茶需要洗,哪些茶不需要洗:
1、綠 茶
綠茶注重鮮爽,這也是明前茶熱火朝天的主要原因,其次綠茶未經過過發酵,茶葉細嫩程度高,而沖泡次數較低,一般沖泡三泡味道則全無味了,所以此類茶葉本身具有乾淨,不耐泡的特點,是不用洗茶的。
2、烏龍茶
烏龍茶包含鐵觀音、單叢、巖茶等,通常清洗一遍就可以,也有醒茶的目的,而且還會保留有茶葉的香氣和滋味。沖泡烏龍茶,可在杯壁定點注水,不要直接將水沖在茶葉上,這樣讓茶不會有苦澀感。
3、紅 茶
紅茶,紅湯紅葉,易出湯,且比其它的茶是細嫩的,茶性溫和,不用洗茶,第一次泡的茶可以保留,因為紅茶在揉捻時,紅茶的汁液會附著在干茶的表面。
這些茶汁包含有營養,都溶解在第一道茶湯裡了,所以第一次沖泡的紅茶營養是豐富的,而且味道也不濃。
4、黑茶、普洱茶
黑茶是緊壓茶,需要洗茶一次,這樣有醒茶葉作用。蓋碗沖泡黑茶、普洱時,沿著蓋碗邊緣注水下去,不要直接衝到茶葉上,採用環圈注水或螺旋注水都可以。
第一泡洗茶,出湯要快速,水溫控制在93攝氏度,如果是散茶,水溫在90攝氏度。
第二泡開始可以正常飲用,第2、3泡適當悶10秒,接著悶久點出湯飲用。
主要掌握要素有:投茶適量、水溫控制、注水角度和速度慢一些,悶泡時間掌控好,泡茶前清洗兩遍。
5、黃 茶
黃茶屬輕發酵茶類,黃茶可以不用洗的。黃茶的芽頭嫩,忌諱用高溫沖泡,用玻璃杯或蓋碗泡君山銀針。
用蓋碗沖泡黃茶時,取用合適的黃茶加入茶碗裡面,開水沿著茶葉順時針方向,呈螺旋狀沖泡。
茶葉的數量大概是占蓋碗容量的五分,水溫控制在85度左右,沖泡時要記得不要悶蓋,否則會有苦澀味道的。
6、白 茶
新茶白茶是用鮮嫩的茶葉製作的,在第一泡茶的時候,茶葉裡的精華留在茶水中,如果把第一次泡的茶倒掉,後來泡茶的味道是很淡的,所以新白茶直接沖泡不用洗。
而且白茶的製作過程中是很精細的,質量好的白茶乾淨,可以直接沖泡的,白茶是不需要洗茶的。
但如若是陳放了長時間的老白茶茶餅,可以適度醒茶(洗茶一次),從而來來提升茶葉的茶味和香氣可以第一次快速沖水洗茶,就立刻倒掉。
結語:
洗茶其實更多的時候,不簡簡單單是為了保持乾淨,核心的目的還在於醒茶,「醒茶」便是指沉睡或者塵封的茶葉通過與空氣、水分接觸後甦醒過來,重新煥發茶葉的本質以便沖泡的過程。醒茶醒的好,才能發揮茶葉最大的品飲價值。
當然因茶類的不一樣,醒茶的方式也會存在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