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銀壺,是茶席之上的亮點,亦可見茶人修為。
茶席上的奢侈品標配銀壺,擺上茶席後,幾乎任何人都能夠感受到它的價值與格調。
茶聖陸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在《茶經》留下關於銀壺的描述:以銀製壺且雅且潔,既可完整地保持茶之原味,而且用之恆久。
為什麼一把銀壺對於嗜茶之人顯得如此重要?
銀器自古便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歷代均以「煮水以銀壺為貴,泡茶以銀壺為尊」。
一個精緻到位的銀壺,不僅是身份的象徵,也給人足夠強的儀式感,更是對於泡茶修為的見證。
銀壺泡茶更好喝,這是不爭的事實。
雖然銀壺是泡茶器皿中的奢侈品,但是一把銀壺的使用時間卻是不可計量的。
銀壺,不僅能一直使用,而且會越用越順手,還可以作為傳家器皿,幾代人用一把銀壺傳承著不一樣的美好感受。那麼,使用銀壺作為生活器皿會有什麼好處?
若絹水,軟化水質
用銀壺泡茶,感受頗深的一定是水更柔和、茶香更清透高揚、茶湯更甜滑!
針對銀壺、紫砂壺與蓋碗做的評選中,大家的評價非常統一:認為用銀壺煮水泡茶的口感會更加細膩柔軟、溫順綿長。
古人也曾記載,謂之銀壺煮水為「若絹水」,意指銀壺煮水能使水質柔薄如絲綢一般。
明朝許次紓的《茶疏》中這樣寫到:茶注以不受他氣者為良,故首銀次錫。在煮水用具中,以煮水用的純銀製壺最為珍貴。
銀壺煮水、泡茶的確有著不可小覷的增色效果,它可使水質柔薄爽滑猶如絲絹,口感喉韻更為細膩甘甜,滑順飽滿,不僅揚香性茶之氣,亦可醒茶之味覺,這是其他器皿難以媲美的。
同樣的水,同樣的茶,同一個人泡,銀壺泡茶的口感確實溫潤、甘甜,對茶香、茶味表現更為充分。
殺菌,喝著更健康
好喝,當然是選擇銀壺非常重要的理由;殺菌,則是另一個大家非常關心的部分。
《茶經》中曾用「至潔」來形容銀器,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乾淨,讓其承載的清水更「清」。
茶友們都說:銀壺煮水,乾淨,導熱快,水質軟薄如絹,還有銀離子殺菌滅毒健康功效。
好銀壺,貴在難尋
如今物質商品氾濫,真品稀缺。
很多人買銀壺,價高覺得貴,價低擔心銀含量不純,手工與機制壺真假難辨,審美與收藏就更難考究了。
好銀壺難尋,因此一旦遇見好的銀壺,不管從收藏價值還是實用性層面來看,都是十分珍貴的。
貴州黔東南國春銀飾製作的銀壺,由非遺文化傳承人王國春大師親身監管生產,從選擇器型、到起草稿圖、再到每個銀壺的製作,無不精工細作,保證了銀壺的美感與實用性。
銀壺所用原料均為國庫標準999純銀,出自苗族打銀匠之巧手,用代代相傳的獨特手藝製作而成,價格地道,實用與美感兼具。
手工錘紋,樸素高貴
一把好銀壺,好器型當然重要,好手工也自然離不開。
壺胎經過數萬次捶打,比機器灌注銀壺,從銀質感、密度,實用度,耐用性要強得多,從圖片上可以清晰看見壺的外壁與內壁擁有清晰的紋路,手工的痕跡帶著樸素的美。
正是因為手工銀壺帶著這般樸素、高貴、典雅的美,使得愛茶之人珍視。
收藏,可當傳家寶
銀作為一種貴金屬,打造成壺更具有增值保值的特性。
與紫砂壺相比,銀壺不容易被摔壞,且實用性很強,世代可相傳。它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價值,當做「傳家寶」也未嘗不可。
茶聖陸羽就特別推崇銀壺,更稱其「用之恆」。
也許有一天它會成為你兒女的好朋友,陪他們去到更遠的地方。當水燒開時,你的思念就在他身邊。
銀壺使用指南
由銀料製作的銀壺,相較於其他原料製成的器皿更為珍貴,需在日常使用中謹慎對待。
以下幾點為銀壺使用指南,供大家參考:
1)第一次使用時,請先用溫水充分涮洗後再用。
2)這款銀壺建議只用來泡茶,不建議加熱燒水。
3)使用銀壺泡茶,盛水位保持在整壺容量的70%為佳。
4)壺蓋的氣孔有可能噴出熱氣,使用中要當心。開啟壺蓋時,要事先用抹布墊好。
5)使用過程中,盡量避免銀壺受到較大溫差的損傷。
6)切勿將銀壺放入烤箱、微波爐中使用。
7)不要嘗試彎折銀器部件、碰撞壺嘴,以防斷裂變形。
8)避免接觸海水、溫泉等礦物含量較高的水質。
喝茶是門一人得幽、二人得趣、三人成品的藝術,拿著如此用心打造出來的銀壺泡茶,口感柔和溫純,澀減韻長。
一把精緻高貴的手工銀壺,既會是您喝茶時好的夥伴,也會是您茶室擺設中的鎮席重器,而且會隨著您的使用留下歲月的痕跡,這樣的痕跡只與您有關,千金難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