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灰紫砂壺到底好不好(共7張圖片)

實際上市面上黑泥壺多是用泥料調配的方式做出來的,也不是化工料,但是也有不是通過調配泥料做成的「黑」紫砂壺,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主角—捂灰,捂灰紫砂壺到底好不好呢?

古代的時候,捂灰確實是被作為掩蓋燒「花掉」的壺的一種手法,就是指人為對紫砂壺進行「窯變」的一種工藝現象。

比如像欠火(這樣的紫砂壺後期使用比較容易吐黑)或其他原因需要改色的茶壺,就可以再次放入匣缽內進行「捂灰」燒製。

以前是用稻穀糠將紫砂壺整個捂嚴實了,現在則多是炭粉,然後在1000℃以下狀態下進行二次燒製,為什麼非要選擇1000℃以下,那也是很有講究的,因為這是鐵還原的適合溫度。

什麼叫鐵還原?就是在燒製過程中,到達一定的溫度後,在缺氧的環境下,泥料中的鐵元素就會發生還原反應,也就是鐵元素還原成氧化亞鐵,此時的紫砂壺表面被谷糠或碳粉啥的包裹著,隔絕了壺與氧氣的接觸,所以壺裡面的鐵元素充分發生反應然後就變成了灰黑色(徽墨色)。

正常的紫砂壺燒製,壺身是在有氧的環境下發生的氧化反應,泥料裡的鐵元素與氧氣接觸發生化學反應,變成三氧化二鐵(鐵銹色),於是就呈現紅色或紫色。

為什麼說捂灰工藝是二次燒製?生胚的時候不能直接捂灰嗎?

當您挑壺的時候,如果有人說他的壺是生胚的時候就去捂灰了,這個您就可以直接不要理他了,為什麼,上面提到捂灰溫度要在1000度以下,對於燒製生胚來說這個溫度才哪跟哪啊,所以想要捂灰至少要先燒好一遍再談!

每把紫砂壺泥料裡的含鐵量都是不一樣的,那麼由此可得,燒出來的灰色肯定比也會深淺不一,記住!

含鐵量越高,捂灰完了的壺就越黑!就像是朱泥含鐵量相對高,段泥含鐵相對低,這兩種壺燒出來的顏色肯定是不一樣的,但是由於朱泥的泥質特點,相對來說捂灰的成品率也比較低,

至於怎麼區分是否是化工壺?看顏色,捂灰的壺是灰中泛青、墨而不板,個人覺得有點像木炭被燒完的那種青灰色,並不是那種純黑!還有就是有的捂灰壺的斷面可能還會是原來泥料的顏色,也就是沒有完全還原成氧化亞鐵。


可以捂灰處理的條件:

不是每一種泥料都可以捂灰處理的,捂灰對泥料的品質很挑剔,因為各種紫砂原料由於本身礦物成分含量有差異,以及燒成時窯溫和氣氛均不同,所以含鐵量低的泥料例如段泥和綠泥等泥料一般就不太適合捂灰,很容易捂花掉,即使捂灰成功那個成品率也是極低的。

捂灰工藝難度大、成品率低,對於制壺人來說,要對泥料泥性的熟悉以及燒製技巧的掌握等都要有很高的造詣!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