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具的演變(一)(圖)

清代茶具基本沿用前朝的茶具,沒有根本的變化。

因為飲茶仍是明代的泡茶法,所以茶具的變,只是在原來的框架上更加細化、精確。但是,也出現了幾個亮點。

1.茶具製作工藝有了長足發展

清代的制壺藝術,在康熙、雍正、乾隆時期達到了空前的繁榮,陶瓷茶具的製作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色彩紛呈、爭奇鬥艷。

景德鎮瓷茶具在釉色上取眾之長,盡人工之巧,花樣繁多,不斷翻新。除了生產五彩瓷外,還創新生產了琺琅、粉彩兩種新釉。

至此,中國的瓷器茶具由青瓷白瓷、黑瓷到彩瓷,達到了出神入化的水平。

2.新茶具爭妍鬥艷

清代的茶具另一個亮點是新材料、新茶具的不斷出現,呈現了一個百花齊放的局面。

如福建的脫胎漆茶具、錫制茶具,玉、水晶、瑪瑙茶具。四川的竹製茶具、海南的植物(如椰子)茶具等,相繼出現,造型獨特,各具一派。

3.三才碗的興起

蓋碗雖然產生於唐代,但到清代康熙年間才驟然興盛,成了茶具的主體。

從宮廷到貴族,再到民間都興起了這種三件套的「三才碗」。

它寓意著儒家的天地人和的哲理,用它喝茶,有蓋利於保潔保溫,且內壁漸斂利於茶葉沉積,且能凝氤氳,茶香久不能散。

碗敞口利於注水,內壁漸斂利於茶沉積,托可防止茶水溢出,又避免端之燙手。

用它品茶,一手托碗,一手持蓋,先以蓋慢慢撥動漂浮在水面上的茶葉,使茶湯上下翻動,茶味濃淡均勻,再細品茶香。

展示出端莊沉穩、從容不迫的風度。蓋碗不但可一人品飲,也可以代替茶壺,配以小型茶甌幾人品飲。

蓋碗多種多樣,但較為莊重的是黃釉盤龍蓋碗,多為宮廷使用。青花瓷蓋碗,多為文人雅士使用。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