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煮水壺的優劣(上)(圖)

在茶道文化中,煮水壺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材質從陶瓷、玻璃,到各種金屬壺體,形態各異,同時也優劣互存。

在我國,飲茶的器具壺,杯,碗等,也有無窮的品色。古代茶具非常豐富,有金屬的(金壺,銀壺,銅壺,錫壺,合金壺)和陶瓷的(青瓷,白瓷,紫砂瓷)茶具,還有漆器,玉器,水晶,瑪瑙等茶具。

唐宋前系煎煮茶汁,茶壺為金屬製器較多,且以「金銀為優。」後因沖泡方法風行,茶壺主要採用陶瓷製品,並與煮水的壺分開使用。

1.紫砂壺

紫砂壺是陶器茶具中的佼佼者,早在北宋初期就已「成名」,其造型簡練大方,色調淳樸古雅,外形有似竹結、蓮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銅器形狀的,明代大為流行。

由於成陶火溫在1000-1200攝氏度,質地緻密,既不滲漏,又有肉眼看不見的氣孔,能吸附茶汁,長時間使用,紫砂壺的顏色會變得越來越自然,而在壺內泡著的茶會滲進壺體內,使壺蘊含茶味。

需要注意的是,全世界僅有宜興有紫砂礦,其他地方或有陶土、高嶺土也可製作茶壺,但是那僅僅稱為陶或者瓷,不能稱為紫砂。

紫砂壺比較嬌貴,怕油、怕髒、更怕摔,而且紫砂放著不用,將嚴重影響其色澤,更不利於其保值增值。圈子裡行家說「紫砂的生命在茶海裡,不能侍茶,紫砂就失去了生命的光彩」,可見「養」壺才是紫砂收藏的正道。

2.銅壺

銅壺美觀、耐用。從傳熱效果來說,銅壺是所有材質中最好的。因其製作加工的工藝更加靈巧多變,加上不同銅材色澤上的變化,令銅壺的觀賞收藏價值大大提升了。

但它也有一個缺點,就是容易產生銅銹(銅綠)而且從安全角度來說,銅屬於重金屬,含有有害的物質,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

在銅壺的選擇上,應該小心慎重。在保養上,如果稍微不當便會產生銅綠,長時間使用可能會造成銅中毒。

3.不銹鋼壺

不銹鋼按組織結構可以分為奧氏體、鐵素體、馬氏體等幾大類。不銹鋼無論是美觀度還是因為其堅固無比的「身段」和安全環保、容易清洗、耐腐蝕、耐高溫及韌性高的特性都堪稱最佳材質。

有一些不良商家追逐利益,用劣質鋼材假冒不銹鋼鑄造燒水壺,這種劣質燒水壺價格低廉,易炸易漏電,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所以在選擇不銹鋼壺的時候,茶友們應選擇正規廠家的大品牌產品,以確保水壺材質的安全性。

4.鑄鐵壺

鐵壺文化是首先在日本流行起來的,最早可追溯至江戶時期,距今有數百年歷史,從2012年開始回潮。市面上的鑄鐵壺,紋路樣式多數沿用日本南部鐵器的小格、龍甲、線紋、櫻花等傳統紋路,著色純樸,紋樣細膩古樸。

鑄鐵壺之所以回潮,還有茶友們對它養生價值肯定的因素鐵壺在煮茶時由於火焰的灼燒,會釋放人體易吸收的二價鐵離子,起到一定的補鐵作用。有茶友反映,鐵成分會讓水更具柔性,還原茶香。因此,在茶友的心目中,鑄鐵壺兼具了實用和收藏的價值。

保養方式就是經常使用,在壺尚有餘溫的時候用茶巾擦拭,時間長了壺身外部就會散發天然光澤。

5.銀壺

銀壺還會釋放銀離子,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

銀離子不僅能殺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等六十餘種有害病菌,還能促進人體排毒養生,加速新陳代謝,增強對疾病的抵禦能力,還能平衡人體中樞神經,而達到清思安神的效果。

保養上每次使用完後,擦乾水分,用柔軟的干布輕輕擦拭。

銀茶具長時間使用會發黑,這是銀純度高的表現,不影響正常使用。如遇變色或使用過程中有污垢,使用擦銀布獲知拭銀粉輕輕打磨。

由於銀硬度軟,若擠壓或硬物的撞擊,會變形或留下劃痕,請小心呵護!盛水位保持在整壺容量的80-90%為最佳,否則沸水外溢會將加熱爐的電熱絲徹底損壞,也會導致其它不必要的危險。銀壺不得在無水狀態下加熱,避免部分焊接處受高溫而損壞。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