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以後,包括現在我們使用的茶托,都與清代以前的茶托大相逕庭,亦非一物。明末以後,當酒杯的形制,影響了茶盞的大小和器形以後,過去酒杯的承盤,就相應變成了今天廣泛使用的茶托。而歷史上真正的茶托形制,在某些傳統蓋碗的碗托中,還能尋到一點舊時的大概模樣。
陸羽所處的時代,為什麼不使用茶托?其原因可能與當時的茶碗太大有關。唐人喝茶時,雙手持握,捧著飲用。況且茶湯在茶碗裡的容量,不會超過二分之一。等後來茶盞的體積逐漸減小,利用茶托隔熱,避免燙手,就顯得非常必要了。另外,陸羽揚越抑邢,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是大部分越窯的茶甌,圈足高且中空外撇,比起玉璧底的邢窯茶甌,隔熱條件會好很多。
茶碗和茶甌,不盡相同。茶甌,是唐代越窯青瓷飲具中,帶有特別功能和意義的器皿。陸羽在《茶經》中說:「甌,越也;甌,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淺,受半升以下。」茶甌的出現,表徵著專用飲茶器具的誕生。甌的出現較早,之前既是酒器,也是食飲器。但在唐代以後,茶甌就是專業的喝茶器了。茶碗的容量較大,若逢茶會、茶宴,數人可共用一隻茶碗行茶。茶甌的體積較小,多在個人飲茶時獨用,它和宋代容量更小的茶盞類似,適合把玩。自居易有詩:「滿甌似乳堪持玩,況是春深酒渴人。」
茶盞大約出現於晚唐,當時的盞、甌,還沒有明確的細分。晚唐蘇廙《十六湯品》中說:「且一甌之茗,多不二錢,茗盞量合宜,下湯不過六分。萬快瀉而深積之,茶安在哉?」在此文中,甌與盞是通用的。宋代范仲淹詩云「黃金輾畔綠塵飛,紫玉甌心氣濤起」,其中的紫玉甌,就是兔毫盞。
茶甌,是唐代主要的飲茶器,在唐代詩文中,茶甌比茶碗出現的頻率要高很多。呂群詩云:「誰憐翠色兼寒彰,靜落茶甌與酒杯。」韓偓《橫塘》詩有「蜀紙麝煤沾筆興,越甌犀液發茶香。」岑參也有詩「甌香茶色嫩,窗冷竹生干。」最杯子控的要數白居易了,行住坐臥,吟詠沉思,皆不離甌。他寫茶甌次數最多,「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甌茶」「命師相伴食,齋罷一甌茶」「起嘗一甌茗,行讀一行書」「泉憩茶數甌,嵐行酒一酌」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不離器,器以載道。陸羽把煮茶、飲茶的器具稱之為器,已經使這些基於日常生活的茶器皿,具有了非凡的精神和文化意蘊。至此,茶器已不僅是簡單滿足於飢渴的日常器具了,而且蘊含了更探層次的道」的內涵,正如馬林洛夫斯基所言:「在人類社會生活中,一切生物的需要,已轉化內文化的需要。」正因為茶器承載和涵蓋了文化、境界、審美和精神等諸個方面,所以,陸羽強調在正規的茶道儀式中,要注重茶器的實用、美觀、圓融和完善,二十四器缺一,則茶廢矣。在陸羽的視野裡,一席茶中的茶器是否齊備完美,已關乎茶道之興廢。茶器之重,竟重於泰山,在這一點上,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與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