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宜的窯火是燒出一把好壺的保證,任何陶器都包含了火的藝術,宜興紫砂壺也是一樣。
古時,宜興用龍窯燒壺。龍窯長達七八十米,築在山坡上,蜿蜒起伏如同一條龍的形狀。本地人能築得起一座龍窯的,在古時就可以稱之為窯老闆了。
今日被紫砂愛好者熟知的,雕塑名家徐秀棠的父親徐祖純即是民國時期擁有窯爐的窯老闆。徐秀棠老師曾說,窯工中「燒窯師傅」地位最高,一日三餐都要有酒有肉,而且窯老闆還要親自陪同。
對待這類有關鍵手藝的人,過去的窯老闆很像民國初期的普洱茶老闆,會以非常恭敬的態度對待制茶師傅。如果一頓飯少了一道菜,制茶師傅定不動筷子,老闆一定要趕緊加菜,並向師傅們道歉。這是行規,制壺也一樣。
外行眼裡紫砂壺的「行規」著實多了點,不僅制壺的匠人,還有燒窯的工人,也是怠慢不得。但去除人為原因之後,更多的是燒窯環境,它決定了一把壺的「成與不成」。
用龍窯燒製陶器時,如果遇到雨天(尤其是雷暴雨)、大風等不正常天氣,都會影響到燒窯,這時全靠窯工豐富的經驗與敬業精神了。
宜興的龍窯大致燒到20世紀50年代,之後,一種本地人稱為「園窯」的倒焰窯取代了昔日的龍窯。1974年,由輕工部投資,過去的紫砂一廠建成一架大型隧道窯,當時以價格並不貴的重油燒製,將壺置放在本地人名為「掇罐」的容器中放人窯內,可以避免油中雜質飛濺在壺體、色澤受到影響。
隧道窯被有些人喻為「官窯」。「官窯」雖不無炒作之嫌,可這架隧道窯燒成的壺「水色」之好,為許多玩家所公認。與龍窯相似,隧道窯同樣可以燒到很高的溫度,而且熄火後,壺又可以在窯爐中置放很長時間,使其慢慢退溫,直至打開掇罐時才被取出。
不過隧道窯已於2000年初關閉。現在宜興多以推板窯作爐,因燒煤對空氣污染嚴重,煤被政府禁用,所以目前普遍採用煤氣或電燒窯。
窯爐中的火溫,以及窯內的氛圍都直接影響壺的品質。在宜興,我們可以看到泥老闆與制壺高手不斷地把泥片或拍好的身筒拿去窯火中試燒,雖是同一種泥料,但用不同溫度燒成後,其色澤也迥然有異。
究竟哪一種窯燒的壺沏茶更好,還有待研究試驗。一般而言,紫泥壺窯火溫度掌控在1170攝氏度左右,而紅泥壺則在960攝氏度左右。
判斷紫砂壺的窯火狀況大致為如下標準:
1.窯溫偏高:偏高的窯溫,會將泥中鐵質燒得過於充分,壺面會呈現出偏黑或黑紫色。
2.窯溫偏低:若窯火不夠,則壺面黯然無光,堅硬度分。
3.窯溫忽高忽低:窯溫忽高忽低(過去龍窯常見的情況),則壺身上會四處起泡,有的泡大如黃豆。
隧道窯、推板窯的優點為:
-、窯溫不會出現當年龍窯窯溫忽高忽低的不穩。
二、一旦熄火,還有很長的慢慢退火時間,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延長了高溫的時間。
原紫砂一廠的老藝人做了個形象的比喻,說這種緩慢的降火很像農家煮米飯,以柴薪大鐵鍋燜飯,雖然停了火,灶下仍然有殘薪,灶堂中依然溫度很高,將飯悶得香噴噴、熟透透。
如今燒窯方法在不斷改進,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還有更為便捷、環保的方法出現,但制壺這種千年的傳統工藝仍然亙古不變,延續著它的獨特與淳樸。